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张耳陈馀传 (第3/5页)
听从了这个建议,断绝了与前夫的关系,嫁给了张耳。这个女子家裹奉送了很多钱财给张耳,使他能广交宾客,并当了外黄县令。 陈余也是大梁人,爱好儒学。他曾几次到过赵国的苦陉,那儿的富户公乘氏把女儿嫁给了他。陈余年纪小,他把张耳当做父辈看待,二人结下了生死之交。 高祖还是平民时,曾经跟张耳有过交往。秦消灭了魏国后,悬赏千金抓张耳,五百金抓陈余。于是,二人改姓换名,一起来到陈地充当地位低贱的守门小卒。有一次里中小吏认为陈余犯了过错用鞭子打他,陈余不服气,想要起来反抗,张耳暗中踩陈余的脚,让他忍受责打。小吏走了,张耳责备陈余说:“当初我是怎么对你说的?如今受了一点点的侮辱就想和一个小吏拼命?”陈余承认了错误。 陈涉在蕲县起义,攻入陈地,张耳、陈余通报姓名,求见陈涉。陈涉和他的亲信乎素多次听说张耳、陈余贤能,见到他们二人,非常高兴。 陈县的豪杰劝陈涉道: “将军你身披坚甲,手持利刃,统率军队讨伐暴秦,重建了楚国的社稷,功德无量,应当立为楚王。”陈涉问张、陈二人对此怎么看,他们回答:“将军你威猛英勇,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,为天下百姓除害。现在刚刚到陈就自立称王,在天下人面前显露自己的私心。希望将军不要称王,赶快带领部队西进,派人立六国的后裔,为自己树立党羽。这样,不用打仗,就可消灭暴秦,你就可占据咸阳向各地诸侯发号施令,称帝的大业就可告成。若现在单单在陈县称王,恐怕天下人会离心离德。”陈涉不听,于是自立为干。 张耳、陈余又劝陈王说: “大王从梁、楚发动起义,为的是攻入关中,无暇攻取河北的地方。我们曾经到过赵国,同赵国的豪杰很熟悉,请让我们带领一支队伍,出其不意地攻占赵国的领地。”陈王答应了他们的请求,派他赏识的陈地人武臣担任将军,张耳、陈余为左右校尉,带领三千兵士,在白马津渡过黄河,来到河北各县,对那裹的豪杰说:“秦国施行暴政酷刑,残害天下百姓,北边有修筑长城的徭役,南边有征伐五岭的兵卒,内外sao动不安,百姓疲惫不堪。横征暴敛,供作军费,百姓财尽力乏,再加上严酷的刑法,致使天下父子不得相保。现在陈王高举义旗,倡导天下,百姓无不响应。家家愤而起来,发泄他们的怨恨,各县的县令和县丞被杀,各郡杀死郡守和郡尉。现在建立起了大楚政权,在陈县称王,派吴广、周文率百万大军向西进发,进攻秦国。在这种情形下,不能成就封侯功业的人,就不是人间豪杰。以天下百姓的力量来攻击那些没有仁义的君主,为父兄报仇,而完成拥有土地独霸一方的功业,现在正是好机会。”豪杰们都认为这话很对。于是一边行军一边扩充军队,又增加了几万名兵士,武臣自号为武信君。他们攻克趟地十多个城邑,其余的则据城防守,拒不投降。于是率军向东北方向进攻范阳。范阳人蒯通劝县令徐公向武信君投降,又劝武信君封范阳县令为侯。其事记载在《蒯通传》中。赵地听说了这件事,没有打仗而投降的有三十多个城邑。 来到邯郸,张耳、陈余听说周章的军队进关,攻到戏地败退下来了;又听说各路将军为陈王攻城略地,却因别人在陈王面前进浅言而被杀。加之张耳、陈余抱怨陈王不任命他们两个作将军,而让他们作校尉,于是向武臣献计: “陈王不一定立六国的后代为王。如今将军攻占了趟地的数十个城池,单独驻守在河北,不称王恐怕难以统治。况且陈王听信了谗言,令你回陈,恐怕你摆脱不了灾难。希望将军不要失掉这个机会。”武臣采纳了这个建议,于是自立为赵王。任命陈余为大将军,张耳为丞相。 武臣派人报告了陈王,陈王大怒,要诛杀武臣他们的家族,再派兵攻打趟。陈王的相国房君进谏说: “秦还没有消灭,现在又杀武臣等人的家人,这等于又树立了一个如秦国的敌人了。不如乘势派人向他们道贺,让武臣立即率军西进,攻打秦国。”陈王听从了他的计略,衹把武臣等人的家属软禁在宫中,封张耳的儿子张敖为成都君,派使者向赵国庆贺,催促赵军赶快西向入关。张耳、陈余劝武臣说:“大王你在赵国称王,不是出于楚的愿望,不过是出于权宜之计才来贺王。楚国祇要消灭了秦,肯定会出兵攻趟。希望趟王不要向西出兵,而要在北边攻占燕国、代国,南边攻取河内,以扩大本国的领土。如果赵在南边有黄河据守,北方有燕国、代国,即使楚战胜了秦,也不敢出兵攻占趟。”赵王认为这话很对,不发兵西向,却派韩广攻燕,李良攻常山,张餍攻上党。 韩广进入燕,燕国人拥立他为燕王。赵王就和张耳、陈余率部队驻扎在燕的边界,准备攻燕。趟王有次外出,被燕军捉到。燕国将领把趟王关起来当作人质,要求趟国割地给燕,才肯归还赵王。赵派去的使者,都被燕国杀了,坚持要让赵国割地。张耳、陈余对此感到忧虑。军中有个仆役对他同室的人说:“我去替二公出使说服燕,能同赵王一起回来。”同室人都笑他道:“派去的使者每次都被杀了,你怎么能救得了趟王呢?”他就来到燕军大营,燕军主将接见,仆役问燕将说: “知道我想干什么吗?”燕将回答:“想要回你们的赵王。”问:“你知道张耳、陈余是什么样的人吗?”燕将说:“贤能的人。”又问:“知道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吗?”燕将答:“想救回他们的趟王。”赵国的仆役笑着说:“你不知他们二人真正的想法。当初武臣、张耳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