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书_宣元六王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宣元六王传 (第4/5页)

诉淮阳王。有关部门控告您,国舅张博多次给您书信,诋毁国政,讥谤皇帝,赞扬举荐诸侯,称述征引周公、商汤,来迷惑您,所说的尤其恶劣,忤逆无道。您不举报他还经常给他金钱,给他好话以报答,罪遇到了不能赦免的地步,我伤心不忍听到这件事,替您痛心于此。推求本原,不好的东西来自张博,您的用心,不同于凶恶的人。已经诏令有司不要治您的罪,派谏大夫王骏申明我的意思。《诗经》不是说吗?‘忠于你的职位,应当品行正直。’您要勉励呀!”

    王骏指点淮阳王说:“礼仪是诸侯制订共同朝拜聘礼的仪式,所以成全礼节同心同德,尊敬地侍奉皇帝。况且王不是学习了《诗经》吗?《诗经》说:‘使他在鲁国当诸侯,作为周王室的藩辅。,现在王舅张博多次给您书信,所说的话都违背圣道。您幸好受到诏令的约束,明白经术,知道诸侯的名分不应当出境。皇帝恩德普施,仁德布及朝廷上下,而您安然接受张博的话,经常给他金钱,互相应答,不忠的罪过没有比这更大的了。依旧例,诸侯王在京师犯罪,无论轻重,即使不被杀,也一定会受到流放、撤职、贬谪、废黜等刑罚,没有不作追究的。现在圣明的君主赦免您的罪行,又怜惜您走错路忘记本分,被张博所迷惑,赐予玺印书信,派谏大夫申明来意,皇上的大恩大德,怎么能够估量呢!张博等人所犯的罪过严重,群臣一起攻击他,是王法所不能赦免的。从今往后,您不要再因张博等忧心,一定要和大家一起抛弃他。《春秋》之义,最重要的是能改过自新。《易经》说‘祭祀用白茅,没有遇错’,是说臣子的正道,改过自新,纯洁自身来辅佐皇帝,然后才能免于过错。您要注意谨慎警戒,考虑怎样悔过改变行为,弥补重大责任,称述皇帝大恩。这样,你个人就会长享富贵,国家也会安定无。”

    当时淮阳王刘钦摘下帽子叩头谢罪说:“我没有尽到诸侯王的职责,罪恶昭彰,陛下不忍心依法治罪,施以大恩,派使者申明道理和作诸侯的职责。考虑张博的罪恶尤其深重,应当处以极刑。臣刘钦愿意尽心地改过自新,恭敬地接受诏令。卑臣该死该死。”

    京房和张博兄弟三人都被斩弃市,妻子儿女流放到边境。

    到成帝即位,因为淮阳王作为亲属是叔父,受到成帝敬重,远在其他诸侯王之上。淮阳王上书自己陈述舅父张博,颇受石显等人的欺负,所以为遭流放的张博的家属请求回故乡。丞相和御史大夫又弹劾淮阳王:“从前和张博互相私下通信,其意图不是诸侯王应该有的,承蒙皇恩不予治罪,事情发生于赦免之前。他不悔过反而又引述往事,自以为正直,有失诸侯体统,犯不敬之罪。”皇帝却恩准了淮阳王的请求,答应宪王迁回流放者。

    宪王在位三十六年薨。儿子文王刘玄继位,在位二十六年去世。儿子刘縯继承王位,到王莽时断绝。 楚孝王刘嚣,甘露二年被立为定陶王,三年之后改封于楚国。成帝河平年间入朝,当时有疾病,皇帝怜惜他,下诏说:“听说‘天地间的生命人最为尊贵,人的行为中以孝顺为最大,。楚王刘嚣向来品行孝顺仁慈,到封国以来二十余年,细微的过错也没有听说过,我很欣赏他。现在遭受厄运,身患重病,孑L夫子所痛惜,说:‘难过呀,命运啊,这样的人也会有这样的病吗!’我很可惜他。他品行善良高尚而不显得舆众不同,那么诸侯们将怎样受到勉励呢?《尚书》不是说吗?‘赏赐有德行的人以表彰他的善良。,现在是王朝正月,诏命孝王和他的一个儿子一起来上朝,以广戚县四千三百户食邑封他的儿子刘勋为广戚侯。”第二年,刘嚣去世。儿子怀王刘文继位,一年之后去世,没有儿子,断绝。第二年,成帝又立刘文的弟弟子陆侯刘衍,这是思王。在位二十一年去世,儿子刘纡继位,到王莽时断绝。

    当初,成帝时又立刘纡的弟弟刘景为定陶王。广戚侯刘勋去世,谧号为炀侯,儿子刘显继位。平帝去世,没有儿子,王莽立刘显的儿子刘婴为孺子,继位平帝之后。王莽篡位,封刘婴为定安公。汉朝诛杀王莽之后,更始年间刘婴在长安,平陵人方望等人很明白天文历象,认为更始皇帝一定会失败,刘婴是根据帝统应当立为皇帝的人,一起发兵把刘婴带到临泾,立为皇帝。更始帝派丞相李松打败他们杀了刘婴。

    束平思王刘字,甘露二年立为王。元帝即位,前往封国。长大后,以勾结坏人而犯法,皇帝因为他是最亲近的亲属而不予治罪,他的师傅和国相连坐。

    过了一些日子以后,思王侍奉太后,不合太后心意,太后上书说这件事,请求守卫杜陵园。皇帝于是派遣太中大夫张子娇领玺书命令晓谕他,说:“皇帝告诉束平王。听说亲近亲人的恩情没有比孝顺更重要的,尊敬尊贵的人的道理没有比忠更大的,所以诸侯在位不骄傲以尽孝道,节制谨慎以辅佐天子,如此则可以永保富贵,国家安定。现在听说您自身修养有阙失,封国内部不和睦,流言纷纷出现,诽谤从内部产生,我很感痛惜,替您害怕。《诗经》不是说吗?‘思念你的祖宗,修养自己的道德,永远遵循天命,自己祈求多福。’我知道您正当血气方刚之时,忽略了道德,心意有所偏移,没有采纳忠言,所以亲命派遣太中大夫子娇传达给您我的意思。孔子说:‘有过错不改正,这才是过错。,您应当深思熟虑,不要违背我的意思。”

    又特意以玺书赐给王太后,说:“皇帝派诸吏宦者令承告东平王太后。我听到一些事情,王太后稍微加以注意。福气祥和的家庭没有比和睦更美满的,祸患错误的根源没有比内部分裂更大的。东平王是由您一手养育成人也因此而居王位,加以年纪正当血气方刚,学习的时间还少,轻慢大臣,和太后您的关系不同于他人,在这种情况下,能做到不失礼节的人,恐怕衹有圣人了吧!传说: ‘父亲替儿子隐瞒,正直就在其中了。,王太后明察这个意思,不可不周详。家庭之内,母子之间,血脉相连声息不同,骨rou的恩情,难道可以忽略吗!难道可以忽略吗!从前周公告诫伯禽说: ‘老朋友没有大错,就不可以抛弃,不要对一个人求全责备。’因为是老朋友的恩情,还容忍他的小缺点,更何况是这样的骨rou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