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张汤传 (第4/6页)
款待饮食,对于充当属吏的老朋友子弟以及贫穷的本族兄弟,照顾得更加优厚。他前去问候三公,不避严寒酷暑。因此张汤虽用法深刻,内心不能纯正公平处事,却得到了这点好名声。而多数替他出力的苛刻阴毒的官吏,多数藉助于儒学之士。丞相公孙弘多次称赞他。 等到查办淮南王、衡山王、江都王谋反的案件时,都是追根究底。严助和伍被,皇上想要赦免他们,张汤争辩说:“伍被本来策划谋反,而严助深得宠幸,是出入宫廷禁门的心腹臣子,却私通诸侯,像这样的人不杀掉,以后类似情况不好处理。”于是皇上同意了对他们的判决。他办理案件打击大臣以为是自己的功劳,这类事情很多。于是张汤更加受尊宠信任,不久就升任御史大夫。 当时恰逢浑邪王等投降,汉朝大规模出兵讨伐匈奴,山东地区遭到水灾、早灾,贫穷的老百姓流离迁徙,都依靠政府供给衣食,仓库空虚。这时张汤顺承皇上的心意,奏请铸造银币和五铢铜币,垄断经营全国的食盐和铁器,排挤富商大贾,颁布告缗令,铲除豪强并兼的大户,玩弄法律条文巧言诬陷,以辅助严刑峻法的实施。张汤每次上朝报告工作,说到国家财政用度,时间拖得很长,以致皇帝忘了吃饭。适时的丞相衹是空占职位,国家大事都取决于张汤。老百姓不能安定地生活,发生sao动,政府所兴办的事业,没有获得利益,贪官污吏一起盗窃、侵夺,于是严厉地用刑罚制裁他们。因而从公卿以下直到平民,都指责张汤。张汤有一次得病,皇帝亲自去探问病情,他的显贵达到了这种程度。 匈奴前来请求和亲,大臣们在皇上面前讨论。博士狄山说:“和亲合适。”皇上问他合适的道理,狄山说:“兵器是凶器,不要轻易频繁地动用它。高皇帝想要讨伐匈奴,被围困在平城,于是终于缔结和亲。惠帝、高后时期,全国安定和乐。到文帝想要对付匈奴,北方边境sao扰不宁,人民苦于战争。景帝时期,吴、楚等七国叛乱,景帝在两宫之间往来商讨,担心了好几个月。吴、楚七国被粉碎后,景帝一直不再谈论战争,全国富裕充实。现在从陛下调兵出击匈奴以来,国中因此空虚,边境人民大多窘困贫穷。由此看来,不如和亲。”皇上问张汤,张汤说:“这是愚蠢的儒生,无知。”狄山说: “我固然愚忠,但像御史大夫张汤却是诈忠。像张汤处理淮南王、江都王案件,用法苛刻严峻,放肆诋毁诸侯,离间疏远皇上的至亲,因而使各封国国王自感不安。我本来就知道张汤是诈忠。”这时皇上变了脸色说:“我派你驻守一个郡,能够不让匈奴进来掳掠吗?”狄山说:“不能。”皇上说:“驻守一个县呢?”狄山回答说:“不能。”皇上又说:“驻守一个要塞城堡呢?”狄山自己估计辩词穷尽将要交给司法官吏惩办,说道:“能。”于是皇上派遣狄山守卫边境上的一个城堡。过了一个多月,匈奴砍下狄山的脑袋离去了。从这以后,大臣们震惊恐惧。 张汤的宾客田甲,虽然是商人,但是有贤良的品行。当初张汤当小官时,跟他是金钱朋友,等到张汤当上了大官,田甲责备张汤品行道义方面的过错,也有忠义慷慨之士的风度。 张汤担任御史大夫七年,垮台了。 河东人李文曾经跟张汤有嫌隙,后来担任了御史中丞,多次从宫廷文书内容发现可以用来害张汤的问题,不给留一点余地。张汤有个喜爱的属吏叫鲁谒居,知道张汤为此愤愤不平,指使一个人上紧急奏章告发李文的坏事。这事下交张汤处理,张汤审理判决杀掉了李文,而张汤内心知道这事是鲁谒居干的。皇上问道:“上书告发紧急事件的线索是怎样发生的?”张汤假装惊奇说:“这大概是李文的熟人怨恨他。”后来鲁谒居患病躺在乡村的房东家裹,张汤亲自前往探望病情,替谒居按摩腿脚。趟国人以冶炼铸造为职业,赵王多次为政府设置铁官的事打官司,张汤常常打击趟王。趟王寻求张汤的阴私事。鲁谒居曾经检举趟王,趟王怨恨他,于是一并上书告发:“张汤是大臣,小吏鲁谒居有病,张汤竟至于给他按摩腿脚,怀疑他和鲁谒居一起干了大坏事。”这事下交廷尉处理。鲁谒居病死丫,问题牵连到他的弟弟,他的弟弟被关押在导官署。张汤也到导官署审理别的囚犯,看见了鲁谒居的弟弟,想暗地裹帮他的忙,而假装不理睬他。鲁谒居的弟弟不懂事,怨恨张汤,派人上书告发张汤和鲁谒居密谋,共同告发李文。遣事下交减宣处理。减宣曾经和张汤有隔阂,等到他接受这件事,把这件事追查得水落石出,没有上奏。恰逢有人偷挖汉文帝陵墓埋的殉葬钱,丞相青翟上朝,跟张汤约定一起谢罪,到了皇上面前,张汤想到衹有丞相按四季巡视陵园,应当谢罪,与我没有干系,没有谢罪。丞相谢罪后,皇上派御史查办这件事。张汤要按知情故纵的条款处理丞相,丞相忧虑这件事。丞相手下三个长史都忌恨张汤,想要陷害他。 起初,长史朱买臣向来怨恨张汤,事见《朱买臣传》。王朝是齐地人,凭儒学做到右内史。边通学纵横捭阖术,是个刚强暴烈的粗汉子,官至济南国相。他们从前地位都在张汤之上,不久丢了官,代理长史,委屈服事张汤。张汤多次兼理丞相职务,知道逭三个长史一向骄贵,就时常欺侮压抑他们。因此三个长史一起谋划说: “起初张汤相约跟丞相向皇上谢罪,接着又出卖丞相;如今想要拿祖宗的事来弹劾丞相,这是想取代丞相罢了。我们知道张汤的隐秘勾当。”于是派法官逮捕审查张汤的属下田信等人,说张汤将要奏请皇上,田信常常先知道那些事,因而囤积物资发了财,与张汤分脏。以及其他坏事。有关这些事情的供词很多都传播开来。皇上问张汤道: “我所做的一些事,商人们常常预先知道,越发囤积那些物资,这好像有人把我的打算事先告诉了他们似的。”张汤不谢罪,又假装惊讶道:“好像有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